滴滴退市: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它本身即是历史复杂性的创造者和见证者。
今天(12月3日)上午,靴子如传闻中落地,滴滴出行在微博上宣布:“经认真研究,公司即日起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从6月30日上市,到12月3日宣布退市,滴滴只用了157天。
另一个传闻是滴滴App即将在本月恢复上架,即网约车用户可以再次下载滴滴App。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滴滴上市风波即将有一个结果。
但上市不到半年即退市创造了纳斯达克中概股的一个新纪录,这背后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和中美大背景下的独特一幕。
它本身即是历史复杂性的创造者和见证者。
对于滴滴具体退市程序,
滴滴官网发布的投资者公告显示,这一程序分三步走:
第一步,启动香港上市工作;
第二步,滴滴ADS从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
第三步,ADS持有人(投资者)根据未来公布的方案将其ADS转换为滴滴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也就是滴滴首先会先行登陆香港交易所再从纽交所摘牌。
这显然是保障其原有美股投资者的一种处置方案。
另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滴滴将于近期启动香港上市工作,最快明年一季度后期上市。
这其中极富戏剧性的一幕是,彼时滴滴也存在赴香港上市的可能性,其中一个案例是快手,彼时快手原来上市市场也是美国,但在政策环境发生变化后,主动选择了港交所。
而滴滴最终没有选择港交所,一个原因是港交所的审核更为严格,对于滴滴运营网约车是否满足当地市场牌照有明确要求。
今天滴滴发布赴港上市声明,至少已经完成了港交所的资质审核。
这半年的反复,不仅中国网约车市场风云突变,高德、美团、甚至曹操出行都趁机抢占市场,但最终得利者是高德的用户活跃率大增,成为这一轮风波的受益者。
但是对于中国整个互联网市场而言,迎来了一轮密集的监管风暴。
长期来看,这对于中国互联网市场形成更成熟和可预期的治理模式固然有益,但短期内造成了众多互联网公司在经营和营收上的震荡。
而伴随着这种国内监管层与中国企业之间的不同步势必影响目前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
在滴滴宣布退市前一天,或者可以说几乎是同一时间,美国证监会(SEC),在美国时间12月2日公布了新批准的规则,监管外国公司是否适合在美国上市,同时将不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除牌。
根据新规,如果PCAOB(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连续三年未能对在美国上市的公司进行审计,SEC可以将该些公司除牌并禁止交易。
此外,SEC将监管美国上市公司,评估它们是否由任何外国政府控制或拥有。
SEC主席GaryGenser表示,新规则是“美国上市制度的基本要求”,同时强调SEC将以保障投资者为核心使命。
所以说,滴滴宣布退市很难说是主动退市还是被动退市。
华尔街日报对于滴滴的退市评论为:“此举将标志着美中金融脱钩升级。”
滴滴从创立到上市再到退市,这其间可以说一直在舆论风暴眼中成长,换个角度来看一切,它的创立是对旧有出行格局的一次洗牌,但在它飞速成长的过程中,一家新创的公司与巨大的社会责任诉求出现了不相配的一幕,这导致了一系列刑事案件和舆论追责。
而滴滴的平台化形态又被迅速卷进国与国之间的数据安全风暴。
而今天滴滴的上市、退市在时间节点上无疑成为中国互联网治理模式的一道分水岭。
中国互联网野蛮生长的时代结束了。
而单纯从滴滴所处的网约出行行业来说,上市之前与上市之后也已天地大变。
在滴滴被处罚后,出行行业融资大战再起。
先是9月6日,吉利旗下的曹操出行B轮融资38亿元,成为近两年来最大单笔金额股权融资。
一个月后,10月26日,网约车领域的国家队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创2018年以来网约车企业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
媒体引述移动互联网数据平台极光大数据三季度报告显示,曹操出行月活用户上升为1101.5万,T3出行为986.7万,与2021年一季度相比,增长均接近一倍。
曹操出行也成为继滴滴之后,首个突破千万月活用户大关的网约车出行平台。
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报告指出:网约车行业已步入稳定发展期,用户规模增幅有限,2021年Q3渗透率达21.9%,较去年同期仅增加0.9个百分点,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这意味着,T3、曹操出行获得的增长正是滴滴所失去的。
但站在一个长远的时间来看这一切,靴子落地,意味着企业公民与监管者有了共识,中国的监管风暴正变得可以预期。
治理模式稳定之后,对于所有经历这一切的创业者和产业中人正在变得有章可循。
这固然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