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下,风雨飘摇的欧洲车业
一场战争,让汽车行业重新认识乌克兰:原来这俩个民族汽车品牌缺失和孱弱的国家,却是汽车产业不可缺少的一环。
屋漏逢阴雨,芯片供应雪上加霜。稀有气体氖气与钯元素,二者都是制造芯片的重要原料,而乌克兰与俄罗斯分别是这两大原料的主要出口国。乌克兰成为目前氖气生产量最大的国家。
但氖并不是因战争而面临风险的唯一原材料。
根据Techcet的数据,俄罗斯提供了世界上约三分之一的钯。钯用于半导体制造,对催化转化器也至关重要。来自该地区的其他关键材料供应风险,包括铝、镍和生铁。俄罗斯的克里诺尔公司,开采了世界上40%的钯。这一原料除用于芯片制造,还能够有效减少尾气排放。用于生产不锈钢与动力电池的镍,有11%来自俄罗斯。
总之,俄乌战争已经对全世界的汽车工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欧洲。
由于欧盟与乌克兰一衣带水的关系,产业链衔接更加紧密。有20多家汽车供应商在乌克兰有业务,其中许多都从事线束业务。可以说欧盟的大多线束都产自乌克兰,而线束是及时交付的部件,库存通常保持在较低水平,目前该地区几乎没有库存。
据路透社报道,大众、奥迪、宝马和保时捷一直在努力获取线束,迫使多家德国工厂停止生产。大众已停止在德国德累斯顿和茨维考工厂的生产。目前影响了大众ID.3、ID.4及CupraBorn电动汽车的生产。在恢复生产之前,大众将不得不解雇八千多名工人。
由于相对欧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乌克兰至于欧盟,就如同墨西哥之于美国。
一位大众集团的发言人坦言,“乌克兰不是我们供应链的中心,但我们突然发现,当这一部分缺失时,它就是中心。”
与此同时,许多欧美汽车制造商表示,他们正在暂停在俄罗斯的业务。福特、本田、丰田、大众、捷豹、阿斯顿马丁、沃尔沃、通用汽车和戴姆勒卡车等公司已停止向俄罗斯发货,或停止在俄罗斯组装汽车,或两者兼而有之。
在俄罗斯占比较高的外国汽车品牌,是雷诺与现代。根据研究公司IHS Markit的数据,拥有俄罗斯汽车制造商AvtoVAZ控股权的法国雷诺,约占俄罗斯汽车产量的五分之一,韩国现代集团占比为27.2%。
当市场面临“寒冬”,股市的嗅觉总是最敏锐。冲突发生后,雷诺股价暴跌超37%。这对于刚刚在2021年扭亏为盈的雷诺来说,更是一次沉重打击。
据悉,俄罗斯市场占雷诺全球销量的8%,目前俄境内的工厂已全部暂停生产。
韩国现代汽车3月4日表示,尚未决定何时恢复其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的装配厂的运营,理由是部件交付方面仍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