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图片来自“Unsplash”

1、在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中,“车企”与“政府”两大参与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主要存在两大发展困境:商业化落地难题、行业发展规范化不足。

3、未来,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将更加人文化、智能化、生态化。

4、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汽车产业上下游合作将更为紧密,资本也将更青睐于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

十年巨变,中国出行服务市场发展至今历经生死鏖战。

在技术升级、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经济推动等因素驱动下,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随之诞生。网约车、共享汽车、顺风车、RoboTaxi细分赛道在该市场中相继崛起。当下,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玩家交织混战、逐鹿群雄。

基于对中国出行服务市场多年的行业沉淀与洞察分析,亿欧汽车认为:“新型出行服务市场”是指,2010年以后,由具有营运性质的第三方企业,依托技术升级、市场需求、政策引导、经济推动等因素驱动,满足用户差异化、多场景出行需求,提供乘用车辆移动服务的市场(不包含传统租赁与巡游出租车业务)。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近年来,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发展逐渐趋于理性。与此同时,该市场不断迸发出新的发展路径,整个市场也朝着多样化、共享化、定制化方向发展。

基于对市场的洞察,2020年8月5日,亿欧汽车对外发布了《2020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研究报告》,希望在此关键时间节点,通过对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市场现状、竞争格局进行剖析,挖掘市场痛点、展望行业发展新风向,从而为中国出行服务市场发展提供方向与参考。

亿欧汽车认为,未来,出行服务将趋于人文化、智能化,围绕出行服务体系的生态也将逐渐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出行即服务”的运营理念将更加深入人心,这一市场的人文特征将愈发被企业重视。技术驱动下,智能出行成为大势所趋。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上中下游产业协作将更为密切,整个市场最终将形成一个完整的超级生态闭环。

01 混战:变革重构

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满足了用户的差异化、多场景出行需求。随着网约车、顺风车、共享汽车、RoboTaxi细分市场不断出现,整个出行服务市场实现了不断更迭与升级完善。如今,整个出行服务市场已呈现出“多目的、链条式出行”的发展特征。

从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整体发展历程来看,自2010年起,网约车率先打开了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大门。随后,相继出现了共享汽车、顺风车及RoboTaxi三大细分赛道。

如今,网约车、共享汽车、顺风车三大细分赛道,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行业洗牌期”。近年来,逐渐兴起的RoboTaxi,正处于不断崛起的“行业发展期”。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从整个中国出行服务生态圈来看,包含制造、流通、技术、运营、能源供给、停车、服务等环节。无论是上游资源供应商,还是下游服务供应商,均作用于出行平台运营商,并最终服务于用户。其中,部分处于制造环节的上游资源供应商,也直接布局出行服务领域,转型成为出行平台运营商。

玩家在不同细分赛道进行布局,意味着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同时,行业资源也逐渐向头部玩家靠拢。行业竞争加剧之下,通过对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观察与分析,亿欧汽车发现,在网约车、顺风车、共享汽车、RoboTaxi细分赛道中,均呈现出三股不同势力。

具体来看,网约车、顺风车分为:互联网平台、车企系平台、聚合式平台;共享汽车分为:互联网背景、车企背景、传统租车背景;RoboTaxi分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自动驾驶初创企业、车企系。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亿欧汽车认为,不同势力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随着技术对于产业的影响愈发深入,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竞争加剧,整个中国汽车出行服务生态圈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更为紧密。

02 突围:商业革命

截至目前,在中国出行服务市场中,通常存在着三类商业模式企业:C2C轻资产模式、B2C重资产模式以及聚合模式。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其中,轻资产的C2C平台可在网约车市场中实现快速复制,拥有巨大的流量资源。不过,由于C2C平台以私家车加盟为主要运力,其服务品质与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管控。平台、租赁公司、驾驶员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进行利润分配,难以降低相关运营成本。

相较C2C平台,B2C平台能快速匹配网约车新政对车辆的要求、保障用户体验一致性,并能实现全职司机统一培训、车辆统一购置,在人员与车辆安全上更有保障。此外,B2C平台人员审核更为全面、监管更易。

这意味着,“品质”成为B2C平台区别于C2C平台的优势所在,这也是多数车企选择B2C模式入局网约车市场的根本原因。

不过,B2C平台也具有运营成本较高、平台风险偏高的劣势。由于B2C模式属于重资产运营,这将加重平台的运营成本。此外,B2C平台较难实现规模化扩张、创造规模效益。该重资产模式下,平台将面临较大风险。

目前,多数平台之间模式差别逐渐减小。市场中的主流网约车平台运营模式,大多将B2C与C2C相结合,如:神州专车和首汽约车以自营的B2C模式为主,并吸引私家车加盟;滴滴出行以私家车C2C模式为主,并配有少量自营车队。

与此同时,“聚合模式”的出现,便于玩家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业务。作为网约车市场的底层力量,地方性网约车企业能够为“聚合模式”提供基础供给资源,如:美团打车在平台上接入多家网约车服务商,聚合流量入口提升约车效率。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中国网约车市场目前进入相对平稳发展的新阶段,从盲目的爆发式增长,到淘汰赛,再到相对平稳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高速增长后回归平稳的特征。”

此外,有业内人士对亿欧汽车表示,目前网约车正从发展期向合规化运营扩张阶段过渡。而发展路径是,各类打车软件相继上线到行业竞争,再到监管升级,市场逐渐规范、合规业务的百花齐放。

回归理性的中国网约车市场,需要找寻新的发展方向,以精细化运营方式拓展市场。

03 筑墙:试水拓新

随着网约车市场日趋饱和,各路玩家相继试水新业务,探索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这也是出行企业努力构建自己的生态的表现。

滴滴出行与美团打车的“外卖大战”,成为出行玩家试水新业务的重要标志性事件之一。2018年,美团打车登陆上海,滴滴外卖进入无锡。双方分别切入了彼此的主营业务,并引发了一场外卖界“补贴大战”。同年4月11日,无锡市工商局约谈美团、滴滴和饿了么,指出三家外卖运营平台出现了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最终,滴滴外卖业务匆忙收场。

亿欧汽车认为,商家、配送员、用户及自身运营能力,成为外卖业务的核心要素。如若企业仅采取“高补贴抢用户、高补贴引流量”的业务模式,或许并不能形成良性发展。

继“外卖大战”后,迈入2020年,网约车市场玩家纷纷试水新业务,打造生活服务闭环。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以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巨头滴滴出行为例,2020年上半年,滴滴先后试水跑腿、货运、社区团购等多项新业务。不再满足于充电、金融、自动驾驶等业务的滴滴,开始向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发力延展。

亿欧汽车认为,滴滴加快布局新业务的背后主要有三大原因:首先,网约车市场天花板如今初现。仅在2017年,滴滴出行在网约车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已近60%。天花板初现,滴滴想在该市场中实现更大突破颇为困难。

其次,滴滴布局新业务可弥补疫情期间遭受的损失。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袭来,使得不少出行平台的订单量骤减。其中,滴滴代驾、网约车等业务更是遭到不小冲击。为弥补其网约车业务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损失、增加代驾司机疫期收入,滴滴正式上线跑腿业务。

再次,货运“蓝海”或成玩家新盈利增长点。疫情冲击下,基于“无接触配送”的全城配送、社区团购等业务正加速成为用户生活刚需。切入货运领域,滴滴可以发挥“运人”的特长,可在一定程度上用较小的转换成本,获取更大收益。

随着网约车市场日趋饱和,以此为主营业务的玩家们需要找到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

04 遇困:艰难求存

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逐渐深入汽车行业的同时,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竞争结果初见分晓。群雄逐鹿之下,下半场战争的序幕已然开启。但目前,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主要存在两大发展困境:盈利难题、行业发展规范化不足。

在商业化难题中,目前,RoboTaxi尚未规模化,面临多重阻碍。相较于网约车、出租车等,RoboTaxi目前能够运营的车辆十分有限。当下,RoboTaxi实现规模商业化面临着四大阻碍:一是自动驾驶技术发展需迭代升级;二是控制产品成本难度较大;三是供应链目前尚未成熟;四是受相关政策法规限制,路权有待进一步释放。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此外,受制于诸多因素影响,短期内,大多数共享汽车玩家难以实现盈利。当下,共享汽车行业存在着运营维护成本高、规模扩张成本高、低价租金难以为继、违章事故纠纷频发等痛点。

在环境方面,纵观整个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目前,行业相关政策法规仍有待完善。当前,网约车合规政策主要针对“平台、车、人”。门槛较高的合规标准,使得市场上满足条件的车辆较少、平台实现合规难度较大。

顺风车市场则缺乏统一的安全标准。整个顺风车行业关于平台的安全责任边界、法律责任尚未明晰;整个顺风车行业关于平台的安全责任边界、法律责任尚未明晰;关于顺风车的定价上限、服务时间,顺风车行业暂无相关运营规范。

此外,RoboTaxi市场缺乏政策体系化管理。目前,RoboTaxi商业化应用缺乏完整体系化的试点示范区,行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RoboTaxi应用示范与运营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行业内尚未出现关于RoboTaxi乘客的利益保险机制,如若出现相关交通事故,各方责任难以厘定。相关法律政策也有待进一步颁布。

05 破局:观往知来

在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中,“车企”与“政府”两大参与主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企通过强化科技赋能,能够完善其在出行服务市场的服务布局,由“生产制造商”快速向“出行服务商”转型。

网约车,滴滴,出行服务,robotaxi,滴滴自动驾驶

制表人/亿欧网 曾乐

未来,车企将强化科技赋能,完善自身服务布局。事实上,迈入2020年,车企更加明确了“强化科技赋能”的重要性。车企在持续发力投入研发的同时,“科技出行”也逐渐成为其布局出行领域的重要理念,如:今年7月20日,长城汽车发布“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标志着长城汽车正式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

车市寒冬之下,中国汽车产销增速逐步放缓,传统车企将面临更大的销量压力。对于车企而言,布局出行业务能够成为其业绩增长点。凭借自有的车辆资源与销售渠道优势。亿欧汽车预测,车企未来将逐渐弱化自身汽车品牌,成为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强劲队伍。

如果说,车企从“汽车制造商”转变为“出行服务商”,是其布局出行领域的1.0阶段;那么,亿欧汽车认为,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活服务闭环,则是车企布局出行领域的2.0阶段。未来,将有更多车企系出行平台试水生活服务新业务,而这也将成为整个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发展方向。

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另一重要参与主体——政府,既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又作为参与者入局其中,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多重支持,如:提供资金、开放路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这一市场中“环境待完善”的发展困境,政府将持续引导规范,不断完善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的环境。

放眼整个市场,亿欧汽车认为,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未来将更加人文化、智能化、生态化。具体来看,人文化方面,“出行即服务” 理念更深入人心,用户需求价值将被逐渐放大;智能化方面,技术加码下,出行服务市场将实现个性、定制服务的双重升级;生态化方面,汽车产业上下游实现优势互补,形成合力赋能企业出行业务布局。

亿欧汽车预测,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汽车产业上下游合作将更为紧密,资本也将更青睐于中国新型出行服务市场。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曾乐。转载或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